文化引领 健康成长 快乐学习
招生在线

0411-84780700

0411-84782208

15309809663

13238059572

招生办公室



敬爱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,为切实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,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:《预防毒品,远离毒品》。

1840年,鸦片和大麻首先来到中国“做客”,鸦片战争从此爆发。鸦片虽说可作药用,但却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,一抽就上瘾,鸦片还会使人变得瘦骨如柴,精神萎缩。中国人吃了鸦片后,屡战屡败。曾经以五千年的文明为自豪的中华民族,也落了一个“东亚病夫”的耻辱称号。有识之士林则徐禁烟、缴烟、虎门销烟,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应有的尊严。在新中国建立后消失了很长时间的毒品“贸易”,竟如幽灵般地回来。成千上万倍的利润,令不少想极速致富的人动了歪心,铤而走险,海洛因、摇头丸、K粉、冰毒……越来越多的新型毒品到了中国;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家破人亡的不归路。

毒品,被公认为“白色瘟疫”,在全世界泛滥成灾,和战争一起被列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两大杀手。它的危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:毁灭自己、破坏家庭、危害社会。据统计,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,100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。毒患,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,威胁着人类社会,吞噬着人类文明。

拒绝毒品、远离毒品、参与禁毒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同学们,不要说毒品离我们很远,也许毒品会在不经意间来到你的面前,所以我们要时刻警惕。绝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的毒品来自“朋友”,少数来自贩毒者。而对于时刻留意捕捉目标的贩毒人来说,青少年是他们可以成功推销毒品的对象。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和突变期,容易在空虚无聊、情绪低落、遇到挫折的时候受到毒品的侵害。那么同学们该怎样积极有效地预防毒品、远离毒品呢?

在此,我要提醒同学们做到五个“不要”:

一、不要认为毒品是一种“时尚”的“食品”而去接触它。

二、不要有太强的好奇心,比如:“毒品是什么味道?我要去尝一尝”。

三、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饮料和食品,他会诱导你去吸毒。

四、不要认为毒品是一种“药品”,能治病,就去试一试。

五、不要虚荣,认为只有有钱人才吸得起毒而去吸毒。

同学们,禁毒要人人参与。预防毒品,关系到我们的未来,祖国的兴衰,民族的命运。人生是美好的,希望大家珍惜人生,预防毒品,远离毒品。

谢谢大家!


微信图片_20190626113259.jpg

18机电班全体同学

2019.06.24


学校地址: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浦路305号(弘基·书香园旁)

联系电话:0411-84780700
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 辽ICP备05008286号

大连科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